来源:不详 作者: 沈睿思 已有0人评论 2016/12/19 10:41:24 加入收藏
一位华人去美国朋友家做客,聊天时美国夫妻的宝宝突然摔倒了,哇哇大哭,但美国父母不去抱他,而是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任凭孩子坐地上哭闹。然后中国人就很惊讶,为什么不去哄哄孩子呢?
美国人回答:“我抱了他,他就知道以后一哭就会有人哄,有人来安慰他,这样不行!我们要培养他的受挫能力,让他知道一味的哭是没用的,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乍一听感觉确实挺有道理的,然后国人就固定思维的这样认为美国人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关于美国孩子摔倒不扶的言论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而且还不少:
我们先从会不会惯坏孩子的角度来说。根据梅奥诊所精神科和心理科主管、医学博士大卫·穆雷查克(David Mrazek)所说:“在婴儿刚刚降生的前几个月里不管你怎么宠都是绝对不可能惯坏孩子的,这段时间可以尽量满足婴儿的需求,这样可以让他觉得安全并且建立起健康的父子/母子关系。等到了婴儿学步的年龄,其实适当的回应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美国儿科医师学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兼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皮特·葛瑞斯可表示:“如果一个孩子知道他有父母可以依靠,那他会更愿意探索世界。”
那到底怎么把握这种依靠感才能让它不变成溺爱呢?
全靠父母与孩子建立的稳定关系。
从心理学来讲,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分为四个级别:稳定(Secure relationship),忽略(Avoidant relationship),矛盾(Ambivalent relationship)和混乱(Disorganized relationship)(文章最后附有这四种关系的详细解释,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哪种父母,或者小时候是哪种宝宝)。
稳定关系是最理想的一种,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他坚强的后盾,而他可以放心去探索世界,因为出了问题父母就会在自己身边。
而怎么样建立这种稳定的关系呢?
专家给了四个建议⊙在宝宝有需要的时候家长[微博]的反应是统一的。
⊙当宝宝哭了的时候,家长的反映是温暖的,有爱的。
⊙当宝宝饿了的时候,家长能马上提供食物。
⊙当宝宝对什么东西显示出兴趣的时候,家长能显示出同样的兴趣。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问:“不是说哭的时候不能抱么?怎么这又要温暖,又要有爱的?”
其实以上这些意见全部都是针对孩子学会爬行之前,也就是我们说的绝对不会惯坏孩子的那个阶段。只有在那个阶段跟宝宝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在后期对于宝宝偶尔的摔倒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因为宝宝知道父母不来哄自己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他,也才能真正培养宝宝的受挫能力。不然就会适得其反,不但受挫能力没培养起来,宝宝和父母的关系还会向着剩下那三种关系发展。
说完心理上的前提条件,下面我们来说说物理上的。美国的父母之所以敢在孩子摔倒后不过去扶是因为凡是孩子活动的地方他们都会弄得特别安全。
家里有刚学会爬的孩子的父母肯定知道,那时候会孩子爬的可快了,而且也很好奇,什么都喜欢戳戳扣扣,而且腿脚还不利索,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为了保护小宝贝们的安全,美国社会很早以前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Baby Proof
这是一个后来形成的词,在中文里并没有相对应的专有名词,所以这样解释的话大家会比较好理解:waterproof就是防水的意思,FDA proof就是食品通过安全监测的意思,那么baby proof也是一样,就是房屋内有关儿童的安全保护措施做到位的意思。
如果大家常看美剧就会知道,每次家庭添了新成员以后,Baby proof整个房子是一定要做的事情,经典美剧《老友记》和《摩登家庭》里都有这样的桥段。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