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脑科学告诉你,为什么学知识不能抢跑?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边玉芳 已有0人评论  2016/12/14 20:42:02  加入收藏

  ■从孩子发育与成长的规律而言,有些知识不需要过早地学,过早地学了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

  ■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

  过早学习知识是抢跑

  四大危害要知道!

  从孩子发育与成长的规律而言,有些知识不需要过早学,那样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脑科学告诉你,过早学习有哪四大危害?

  危害一:早学数学没用

  孩子到5岁以后才能形成抽象的数字概念

  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和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危害二:过早识字弊大于利

  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影响他的学习兴趣

  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识字,或者在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识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脑科学告诉你,为什么学知识不能抢跑?

  危害三:过早学习知识降低可塑性

  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他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出生前,孩子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来越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时孩子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

  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危害四:过早学知识,影响右脑发展

  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随着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等功能。

  过早与单纯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地发展。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