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顾明远 已有0人评论 2020/5/20 22:39:24 加入收藏
导读:昨天清晨,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本文是与陶老相知相交40余年的老朋友、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撰写的缅怀文章。
去年10月25日参加第6届中小学校长大会时,我们匆匆见了一面,他说明天要住院了。因为他要做报告,我们没有来得及好好交谈,没有想到,这次见面竟成永别。昨天清晨噩耗传来,不胜悲痛。
我第一次认识陶西平,是在1980年。我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为了深入教育实际,学习基层经验,访问了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陶西平校长向我介绍了“文革”以后学校如何恢复教育秩序,狠抓教育质量。还介绍学校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办起了校办工厂,为香港一家企业进行西洋参加工。那次访问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不久他升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因为同在教育战线工作,时有见面交往。以后他任北京市社科联主席,我们的交往就多了起来。
陶西平身处要职,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期间,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缷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以后,我看他更加忙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教育呼吁;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奔走于世界各国之间,加强了中外教育合作交流。
西平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实在太大了。本世纪初,我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他屈任副会长,热忱支持教育学会的工作。虽然他身兼许多社会要职,活动十分繁忙,但都积极参加学会的年会、校长大会和各种论坛、座谈等活动。许多论坛请他做报告,他都认真准备,自己制作PPT。他的报告视野开阔、高瞻远瞩,常常把国外的见闻融入教育理念之中。每次都有新的观点,给人以启发。而且PPT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非常受广大老师的欢迎。
西平特别支持民办教育事业。他认为,民办教育应该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北京实验中学王本中校长退休后,想为教育事业做出点贡献,发起成立了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邀请西平任院长、名誉院长,他欣然同意。2016年,北京明远教育书院成立,邀请他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也欣然答应,并且为研究院、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指明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明远教育基金,西平是理事、特邀顾问兼明远教育奖评审委员会主任。他竭尽全力地支持基金会的工作,不仅为基金会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认真参加理事会和历届明远教育奖评审工作。
近些年来,我看他越来越忙了。多次率团出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组织的知名高中校长论坛,参加北欧知名中小学校长论坛等活动,率领北京中小学金帆乐队去参加国际青少年活动。前年直肠动了手术,术后依然奔波于国内国外,心怀教育,不辞辛劳。特别是去年春节前,从英国回来刚下飞机,又赶到宁波去参加活动,结果春节前在三亚发病。我劝他多休息,不能这样频繁参加活动。他答应说,今年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了,但是第四届明远教育奖评审工作,一定要参加。果然,8月20日,他带病来参加了理事会和评奖活动,着实让我感动。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去年5月11日,我在北京市35中参加高中教育50人论坛,西平知道了,晚上特地赶到35中来看我,我们就共同在35中吃了朱建民校长亲手做的炸酱面,这是我与他最后一次同餐。我们的情谊,实在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他的去世让我悲伤不已。
我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活动的情景。特别是前几年,我们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到云南大理、四川凉山、青海等贫困地区去教育调研,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西平是位摄影家,他不仅拍摄了学校师生活动的场景,而且捕捉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在青海黄河源头还抓拍了我,回来后特意放大,做了镜框送给我。现在一直放在我的起居室里,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友情。我们走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将来奉献祖国。在40年的交往中,发现西平真是博学睿智,儒雅风范。不仅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视野开阔,思想深刻,总是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具有很强的教育领导力。我向他学习了许多东西。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不辞辛苦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他的逝世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为了纪念他,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昨天仓促中写了以下几句:
祖国情怀,世界眼光,博学睿智,奉献教育终身;
共同理想,交谊四旬,相济相助,泪送挚友仙逝。
(作者:顾明远,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